市职高 2021年秋季期末考试
高三绘画、播音音乐班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1、在英文里,不管男士结婚,还是女士结婚,都称为“marry”,在中国,常常用“男娶女嫁”来区分男、女婚姻。中文这种说法的不同,受到了 ( )
A.分封制影响 B.宗法制影响
C.郡县制影响 D.皇权专制的影响
2、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 ( )
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
3、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 向各省宣达政令 B. 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4、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 ( )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5、19世纪末期的一个抄本中写道:“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些话 ( )
A.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
B. 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武装起义的决心
C. 体现了人民大众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 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6、1940 年下半年,《新疆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 “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 出击胜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它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 ”该社论所说的“华北出击”指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7、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 )
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9、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合理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 )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将实行普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强调指出香港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必须严格按照《基本法》。《基本法》所蕴含的原则有( )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2、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文 件。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3、“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15、苏格拉底被公认为雅典“最聪明的人”,但因为对雅典民主政治提出了批评最终被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处以死刑。这说明雅典:( )
A.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 B.人民主权遭到破坏
C.城邦制度面临衰落 D.急需建立精英政治
16、罗马法先后出现过法定诉讼,程式诉讼、非常诉讼三种诉讼程序,反映了诉讼制度从自力救济到公力救济,从严格的形式主义到注重实事求是,从复杂的审理方式到简明的审理方式的发展过程。 由此可知,罗马法:( )
A.顺应了文明进步发展的要求 B.重视对法律诉讼程式的解释
C.有利于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 D.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17、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 ”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确立 D.《王位继承法》颁布
18、当约翰·亚当斯作为美国第一任驻苑大使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 “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美国宪法之文麦迪逊曾评价道:“当时的(美国)政府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革除联邦制弊端的重要性 B.强烈要求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建立君主制国家的紧迫性 D.必须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1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地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 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避免独裁与专制。”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美国确立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两党制
20、下面为某一同学所做的历史知识梳理,请你给表格添加一个合适的主题。:(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战争民主共和制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民主共和制19世纪中后期 德国统一战争君主立宪制A.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方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D.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
得分 二、非选择题(两个小题,共50分)
21、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取,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8分)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的英国是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6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制约权力的机制的内核是什么?(8分)
22、2014年中日关系由于钓鱼岛争端、历史教科书等事件变得逐渐紧张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毅有一段精彩表述:“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
材料二 钓鱼岛之争出发了国人对日本的不满,国人纷纷加入到示威游行、打掠日本出口轿车的行列中,虽然是爱国,但爱过要有理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毅外长的表述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涵。(2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关系紧张的时刻,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进程。(8分)